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首页
社区
BBS
群组
Group
阙里史话
孔氏动态
家谱续修
儒学纵横
旧版网站
登录
立即注册
孔氏宗亲网
»
社区
›
联谊交流
›
各地孔氏
›
孔维众会长受邀出席家族文化论坛并做主题演讲,解读“文 ...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孔维众会长受邀出席家族文化论坛并做主题演讲,解读“文化信仰”的家族传承密码
108
1
孔庆亮
发表于
前天 23:5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
孔维众会长受邀出席家族文化论坛并做主题演讲,解读“文化信仰”的家族传承密码
2025
年
8
月
9
日,以“
传承家族文脉,凝聚家族力量”
为主题的家族文化论坛在北京大学博雅国际酒店大学堂隆重举行。世界孔子后裔联谊总会会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孔子文化传承工作委员会(简称
孔传会
)会长孔维众(孔子后裔第78代“维”字辈)受主办单位泛隆管理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泛隆世家)之邀出席论坛,并以《文化信仰是家族生生不息的根基》为主题作演讲,结合孔氏家族千年传承经验,为当代家族管理与文化传承提供中国智慧。
孔维众会长直指当前家族传承的核心痛点——民营企业“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他强调,今天的民营企业若只传物质、不传精神,一定逃不过这个魔咒!只有传承发展了五千年之久,从未断裂的中华文明,才是家族生生不息的根脉。
家族传承是什么?孔维众会长给出清晰答案:“传”是精神,“承”是财富,“传承”是一种责任。而孔氏家族“诗礼传家”的家风传统,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从孔子“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的教诲,到历代孔氏子孙对“仁义礼智信”的践行,精神文化传承早已融入家族基因。他特别提到,孔氏家族传承的秘法始于《大学》之道,其背后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仁义道德的价值观、全人智慧的生命观”。家族是连接个人与社会的纽带,只有先齐好“小家”,才能支撑“大家”。正如孔维众会长的父亲孔德墉先生在2015年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谢谢了,我的家》节目采访中所提到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活动现场还展示了世界最长、最完整的孔子世家谱世系图表及孔氏家规,让在场嘉宾直观感受到孔氏家族千年传承的文化厚度。
回复
举报
电梯直达
评论
1
孔庆亮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3:54
|
查看全部
在互动问答环节,有嘉宾提问“如何让年轻人接触传统文化”,孔维众会长给出“言教、身教、境教”的三字诀。他说:“言教是讲道理,身教是做榜样,但最适合当代年轻人的是境教——要让年轻人多和高人、明人(活明白的人)在一起。
活动期间,孔维众会长与参会者一同参观中国太平金融中心,详细了解了太平人寿的发展历程、企业文化、业务布局及取得的辉煌成就,并参观太平1929家族办公室全球汇客厅——北京厅,了解家族办公室服务权益,及全球家办最新态势。本次论坛汇聚了北京大学经济学学院教授周建波、毛泽东思想研究专家杨慧、泛隆咨询总裁潘鸿海等多领域嘉宾,围绕“儒墨道法与企业文化”、“毛泽东思想与企业战略”、“家族文化与新生代成长”等议题展开讨论。孔传会作为孔子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不仅展示了孔氏家族的千年智慧,更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家族管理的深度融合。
回复
赞,支持,顶
踩
举报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孔庆亮
Lv.9 管理员
主题
200
回帖
222
积分
1831
+ 关注
发消息
图文热点
康熙谱红字
173 人气
#家谱续修
孔维众会长受邀出席家族文化论坛并做主题演
103 人气
#各地孔氏
看看百年前的祖庭
224 人气
#曲阜故里
如果没有长眠淮阳的这位老人,中国儒学将会
213 人气
#历史掌故
推荐话题
1
民国版《孔子世家谱》在线查看
25131 阅读
孔令纲
2
<<孔氏族谱>> 你读过多少?
9510 阅读
孔庆亮
3
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孔子文化传承工作委员会赴安徽淮南蚌埠等地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7164 阅读
孔庆亮
4
尊孔祭祖大典暨仲子、端木子塑像落成仪式在呼兰文庙举行
8670 阅读
孔庆亮
5
孔垂长、孔令立、孔众在京聚首共同出席孔子世家谱工作交流座谈会
19646 阅读
孔庆亮
最新发布
孔维众会长受邀出席家族文化论坛并做主题演
康熙谱红字
看看百年前的祖庭
如果没有长眠淮阳的这位老人,中国儒学将会
平泉孔庙
2025年度第八届孔子后裔大学生奖学活动暨讲
云南孔姓女子十年修谱的故事
孔子世家回民支系溯源
浏览过的版块
寻根问祖
儒学探讨
历史掌故
Copyright © 2025
孔氏宗亲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儒家礼仪研究会 电话:18061666725 电子邮件:info@kong.org.cn
苏ICP备18017829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