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內容提要 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在宋國為華父督殺害後,他的子孫何時出奔到魯國,漢代以來就是學術史上的一段疑案。論者主要分為兩派:一派認為孔父嘉死後,直到其重孫孔防叔之時,孔氏方由宋國出奔到魯國;另一派則認為孔父嘉死後,其子木金父即由宋國出奔到魯國。其實,這兩派觀點皆有偏差。因為孔父嘉遇害後,木金父很可能先流亡到了邾國,至孔防叔之時方才由邾國又流亡到魯國。另外,仔細攷察孔子還鄉的傳說,也可以證明孔氏由宋出奔只能始于木金父。
一、孔子先世流亡之貳說 依《左傳》桓公二年文,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在宋國為華督(即華父督)陷害而死。其後,其子孫遭遇如何,至少到漢代已有兩種不同說法。一派認為孔父嘉死後,直到其重孫孔防叔之時,孔氏方由宋國出奔到魯國;另一派則認為孔父嘉死後,其子木金父即由宋國出奔到魯國。 一般認為,最早提出孔氏由宋奔魯始于孔防叔的古代文獻是《世本》。《世本》成書時間雖難定論,然其書最初成於先秦,保存了大量先秦古說則毫無疑問。據清代王謨所輯本,其文曰:“正考父生孔父嘉,為宋司馬。華督殺之而絕其世,其子木金父降為士。木金父生祁父,祁父生防叔,為華氏所逼,奔魯,為防大夫,故曰防叔。”[1] aa司馬遷作《史記》多采《世本》之說,而《史記•孔子世家》又說孔子,“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2]所以一般認為司馬遷採納的也是《世本》之說,以為孔子先世由宋奔魯始于防叔。 司馬遷之後,東漢人王符所作《潛夫論•志氏姓》與魏人王肅所輯所注《孔子家語》卷十《本姓解》皆承《世本》之說,而《本姓解》的說法與《世本》稍異。據明覆宋刊本,《孔子家語》之文曰:“孔父生子木金父,金父生睪夷,睪夷生防叔,防叔避華氏之禍而奔魯。”[3]據《史記》司馬貞《索隱》所引《孔子家語》,其文為:“孔父生子木金父,金父生睪夷。睪夷生防叔,畏華氏之逼而奔魯,故孔氏為魯人也。”[4]可見,《家語》和《世本》對木金父之子的名字所記不同。 至若孔氏由宋奔魯始于木金父之說,就現存文獻來看,始于東漢後期大儒服虔。《左傳》昭公七年載孟釐子之言曰:“孔丘,聖人之後也,而滅于宋。”[5]《後漢書》卷七十《孔融列傳》李賢注引《史記•孔子世家》之文曰:“孔丘,聖人之後,滅于宋。”又引《左傳》昭七年服虔注曰:“聖人謂商湯也。孔子六代祖孔父嘉為宋華督所殺,其子奔魯也。”[6]服虔此說與《世本》不同,不知所據何在。然漢儒重師承,服虔之說恐非師心臆撰。服虔之後,晉杜預《春秋左氏傳集解》魯昭公七年注亦曰:“孔子六代祖孔父嘉為宋督所殺,其子奔魯。”[7]其說不知是承於服虔,還是另有所承。杜預之後,主張孔氏由宋奔魯始于木金父之說者逐漸增多,而說法則或稍為詳細。 譬如,《廣韻》卷三“孔”窒伦⒃唬?amp;ldquo;孔氏至宋孔父嘉,遭華父督之難,其子奔魯,故孔子生於魯。”[8]又如北宋蘇轍《古史》卷三十一《孔子列傳第八》云:“嘉為華父督所殺,其子奔魯,始為郰人。”[9]在這裏,蘇轍指出了木金父奔魯後所居之地,然亦不知其根據何在。至南宋,胡仔《孔子編年》卷一亦曰:“孔父嘉為華督所殺,其子木金父奔魯,始為陬人。”[10]其說全承蘇轍《古史》,惟“郰”字寫作“陬”。 宋代以降,論及孔子先世流亡之書,或從《世本》之說,或從服虔之說,不必一一列數。惟須提及的是,孔子後世所作家乘之書,於孔子先世流亡之事蹟說法也各有不同。譬如,目今所存孔氏第一部家乘,金時孔元措所撰的《孔氏祖庭廣記》,[11]便承《世本》之說;而後來孔氏之家乘則更樂於接受服虔之說。明弘治年間陳鎬所修《闕里志》卷三《世家志•姓譜》所引《孔庭纂要》即曰:“孔父嘉生木金父,木金父避宋華督之難,奔魯為大夫,因家于魯,生祈父。”[12]民國二十六年,孔子七十七代嫡孫孔德成所主俢《孔子世家譜》卷首之《姓源》亦曰:“穆公疾,屬立殤公。十年,太宰華督作亂,欲弑殤公,乃先害孔父。子木(字金父)避華氏之難奔魯,因家焉,為魯大夫。”[13]其文較之服虔注,多木金父“為魯大夫”之說,亦不知何所據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