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转自 至圣后裔公众号 作者:孔庆亮
在2006年的一个偶然机会,我得到了一条信息,这改变了我接下来的工作。当时,我们正在进行家谱续谱工作,受到江苏分会卫东、强卫和开屏的指导,我们各自承担了不同的任务。我的任务是寻找家谱中的人物。由于我在上海的孔家人中算是比较年轻的,也有时间和能力四处寻找。有一次,我前往浦东东昌路和浦东南路交汇口的世界大厦,拜访一个族人,登记好信息后,离开时在大楼门口看到了一个地摊,上面摆放着各种可购买的资料。
地摊上陈列着上海各行各业企业的法人名单,我开始查找孔家人的信息。摊主询问我需要的是所有姓孔的资料,我解释我是从事家谱研究的,他是姓曾,也是四大家族之一,理解了我的需求。他告诉我如果我要所有的资料,就需要购买全部,因为孔氏在各行各业都有人。 最终,他答应合成一份给我。约定一个星期后我去取,他给了我一个光盘,说这个光盘可能对我有用。光盘上记录了上海各行各业的孔家人的法人名单,我开始逐个打电话,成功地找到了很多孔家人。 其中有一个开健身房的孔家人,和我年纪相仿,我们聊得很投机。他告诉我他的老家在江苏阜宁孔荡村,我询问他们是否有家谱,他说有,但不在他手里,而是在他的伯伯手里。我建议他联系他的伯伯,然后我亲自前往拜访他的伯伯。 第二天,我们约好了时间,因为这一家人在上海有很多人,宪字辈一代就有五兄弟。五兄弟的后代,延续下来也有不少人。 这一家人住在江桥,我住在浦东,路程相当遥远,需要先乘地铁再换乘公交。到了他伯伯家门口,原本约好的时间,老先生有些后悔,不愿见我,大概是因为我到的时间有些晚,大约九点或十点左右。我在他家门口等待,直到下午两点,老先生才开了门让我进去。我们聊得很愉快,他还分享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讲述了一次他为维护家族名誉而与报社记者发生的争执。 虽然经历了一些小插曲,但老先生确实是一个非常真诚的人。他送我到公交车站时,对我就像对自己的侄儿一样。尽管一开始有些误会,但老先生的淳朴和热情让我感动不已。在离开之前,他还送给我一本重修的孔家谱,这份礼物让我感到非常感激。 回到上海后,我仔细研究了这本家谱。其中记载了许多我之前未曾得知的家族历史和人物传记,这让我对自己家族的了解更加深入。这本家谱不仅仅是一份记录,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连接了我和我的祖先,让我对家族的传统和价值观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次寻谱之旅,让我感受到了家族的温暖和力量。我深深地明白了家谱的珍贵意义,它不仅是一份记录家族血脉的文献,更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在这个过程中,我结识了许多善良、热情的族人,他们的故事和经历让我对家族的传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寻找家谱的过程虽然曲折,但最终的收获却是巨大的。我将继续致力于家谱研究工作,希望能够为家族传承做出更多的贡献。家谱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珍视和传承它,让家族的记忆永远流传下去。这次寻谱之旅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也让我对自己的家族更加自豪和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