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方寸之间蕴万象——孔府旧藏印章鉴赏

39 8
发表于 昨天 14:4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曲阜是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孔子的嫡系长支岁时奉祀孔子,世代居住在阙里故宅——孔府。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孔子第四十六代孙孔宗愿被封为“衍圣公”,此后“衍圣公”这一封号世代承袭,经宋、金、元、明、清至民国时期,历32代880余年,可谓“安富尊荣”,无以复加。孔府内部设有知印厅、掌书厅、典籍厅、司乐厅、管勾厅和百户厅“六厅”,是衍圣公及其属官处理公务的场所。历史鼎盛时期,孔府所辖属官80余人,拥有土地百万亩,管理庙户、佃户、人役,达数万人。“知印厅”主要保存公府印、信,如衍圣公印章、孔庭族长印章、圣庙执事官印章等,并办理签押公文、政务往来函件等府务。历史上,皇帝在赐予衍圣公特权的同时,往往赐予大印,这些大印也交由知印厅保管。
孔府旧藏印章有582件/套,其中既有印章成品,也有未完工的章料,从汉代到民国时期,无所不备。印章用材有铜、玉、石、骨、木、泥材质;有半通印、方形、圆形、椭圆形、套章子母印、多面印等;或朱文,或白文,或朱白合璧,相得益彰;或小篆,或缪篆,或隶书,或楷书,或别出心裁的九叠篆、鸟虫篆,布局疏密有度,刀法苍劲简练,可谓字字珠玑、形意俱佳。
孔府旧藏印章按功能可分为官印与私印两大部分。官印主要是衍圣公府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执行公务、社会往来时所使用的公章。有些官印有狮钮、龟钮、雕云龙等,彰显了衍圣公世代尊享的无与伦比的荣耀与特权。据统计,府藏历代衍圣公的官印、袭封印数十枚,有明清至民国时期袭封衍圣公印章、清“至圣嫡裔”骨章、“圣府印章”铜印、“全国孔氏合修族谱筹备处章”木戳、“衍圣公府关防”印等,还有代表衍圣公官秩、爵序的印章,如“光禄大夫”“荣召九命爵列一等”“忠义侯印”等。孔府旧藏私印品类繁多,其形制、印文、布局诸方面都展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和艺术性,囊括姓名字号印、室名斋号印、收藏鉴赏印、考订印、吉语印、诗文印等,也有衍圣公私章,如“孔庆镕号冶山字陶甫”“昌平乡安乐里”“奎文阁书画印”“慎静斋书印”“衍圣公绳绳斋书画印”等。有些印章,印文内容丰富,表现了篆刻者或所有者自我勉励,在修身治学方面的不懈努力追求,如“恭近于礼”“太龢元气”“少思葆真”“跌宕于图书翰墨之间”等;有的印文撷取名家诗词,以借诗言志,咏物抒情,尽述印者游历于山水之间,快意洒脱的不羁人生,如“江湖浪迹一沙鸥”“半潭秋水一房山”“杏花春雨江南”“臣是酒中仙”等。笔者现择取几种,以供方家鉴赏。
清孔繁灏刻狮钮水晶印章(图1、图2),通长7.6厘米,通宽7.6厘米,通高12.1厘米,国家一级文物。钮为圆雕瑞兽,头饰独角,鬃毛披靡,龇牙瞋目,回首吼啸。瑞兽强悍威猛,四肢健硕,雄踞于印台之上。整个器物雕工精湛,材质玲珑剔透,水晶光影四溢,是难得的艺术珍品。印章形制为正方形,朱文印。印文篆书“孔子七十四代孙繁灏之印”11字,布局得宜,疏密有度。孔繁灏,字文渊,号伯海,孔子第七十四代嫡长孙,生于清嘉庆十一年(1806),嘉庆十五年(1810)赐二品冠服,道光二十一年(1841)袭封衍圣公,诰授光禄大夫,晋太子太保,尤精“三礼”之学,著有《荫春轩诗稿》。府藏还有他的“臣繁灏印”“素王七十四世孙繁灏图记”“伯海秘褶”“文渊”“伯海”“伯海所藏”“孔氏伯海”等多枚印章。

图1 狮钮水晶印章01.webp
图2 “孔子七十四代孙繁灏之印”.webp

评论8

孔庆亮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4:51 | 查看全部
明“御赐诗书礼乐”刻山水人物黑寿山石章(图3、图4),通长6.6厘米,通宽3.6厘米,通高7.5厘米,国家一级文物。器体浮雕山水人物,山峦巍峨,峭壁入云,古木苍劲挺拔,江河波涛滚滚,四人相携乘一叶扁舟泛水而上,诗情画意恍如仙境。印面椭圆形,抬头正中阴刻篆书“御赐”二字,中间阳刻篆书“诗书礼乐”,朱白相映成趣。左右阴刻一对升龙,龙身纤细轻巧,龙尾相接入云。整枚印章材质品相俱佳,外表一层自然包浆,润若凝脂,颜色深沉,古韵盎然。孔府还藏有同款式的多枚印章如“御赐钦承圣绪”,印面都镌刻两条云龙环绕,印文布局匀称,文字端庄古雅,方寸之内无不彰显孔氏家族所恩承的荣耀与特权。
图3 山水人物黑寿山石章.webp
图4 “御赐诗书礼乐”.webp
孔庆亮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4:52 | 查看全部
元元统雪舟刻青田石章(图5),通长2.7厘米,通宽2.7厘米,通高6.5厘米,国家一级文物。印文阳刻篆书“咏诗书弹琴以自娱”8字,印文工整秀丽,功力颇深。四面行书款曰:“摹印篆汉八书之一法,平正方直为主,多减少增不失六义,近隶而不用隶之笔,绝出周籀,妙入神品。元统二年六月雪舟作。”经考证,此印应为元元统二年(1334),雪舟樊士宽所篆刻。樊士宽,元东莱人,字仲子,号子厚(参见朱家溍主编:《历代著录法书目》),其室名“寄楼”,曾与元人罗先登合著《续文房图赞》。

图5 雪舟刻青田石章.webp
孔庆亮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4:53 | 查看全部
明文彭刻青田石章(图6),长6.3厘米,宽3.6厘米,高5.4厘米,国家一级文物。器作长方形,半丘圆顶。白文篆书“陶陶尽醉太平,且乐唐虞景化”2行12字,边款曰:“陶陶尽醉太平,且乐唐虞景化。寿承篆于白门舟次。”隶书,隐含魏体笔意。印文撷取自北宋词人柳永的《抛球乐·晓来天气浓淡》:“任他美酒,十千一斗,饮竭仍解金貂贳。恣幕天席地,陶陶尽醉太平,且乐唐虞景化。须信艳阳天,看未足、已觉莺花谢。对绿蚁翠蛾,怎忍轻舍。”
图6 文彭刻青田石章.webp
孔庆亮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4:53 | 查看全部
明嘉靖文彭刻青田石章(图7),长7.5厘米,宽7.2厘米,高4.2厘米,国家一级文物。器顶铭文:“……丙寅春日文寿承”,刻制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印文阴刻篆书:“我心久养浩然气。”印文摘选自唐朝诗人白居易《三谣·素屏谣》:“夜如明月入我室,晓如白云围我床。我心久养浩然气,亦欲与尔表里相辉光。”
图4 “御赐诗书礼乐”.webp
孔庆亮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4:54 | 查看全部
明隆庆文彭刻青田石章(图8),长6.1厘米,宽3.5厘米,高5.3厘米,国家一级文物。形制为长方形,半丘顶,青黄色间杂深褐色石斑,石质细腻,为浙江青田叶腊石之酱油冻,亦称“牛角冻”之一种。印文阴刻篆书“玩古训以惩心”2行6字。两长侧边款隶书“藏经阁三桥居士文彭作于安晚轩”“隆庆二年八月十五日寓宝应报恩寺”。印文语出《文昌帝君蕉窗圣训》十则之七“静心地”:“玩古训以惩心,坐静室以收心,寡酒色以清心,却私欲以养心,尤当悟至理以明心。”
图8 文彭刻青田石章.webp
孔庆亮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4:55 | 查看全部
文彭(1498—1573),字寿承,号三桥,别号渔阳子、三桥居士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徵明长子,工篆刻,是以石章篆刻的开山典范。其《刀法论》记曰:“刻朱文须流丽,令如春花舞风;刻白文须沉凝,令如寒山积雪。刻二三字以下,须遒朗,令如孤霞捧日;五六字以上,须稠叠,令如众星丽天。”孔府世代珍藏的这枚文彭所刻印章,章法纯厚,骨力洞达,苍老秀出,是研究文彭刻印章法、风格特色的实物,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

明嘉靖何震刻青田石章(图9),长4.0厘米,宽1.7厘米,高9.6厘米,国家一级文物。青田石质,绿色匀润,微带青灰,属浙江青田叶腊石之薄荷冻。形制为扁长方形,朱文印。印文篆书“人生聚散,信如浮云”2行8字。精选自元代诗人萨都剌《相逢行赠别旧友治将军》诗前“序言”:“嗟夫!人生聚散,信如浮云,地北天南,会有相见。”侧面行书边款曰:“盖自隶书省便,形体变易,多失先民制作本意,后世书家,特用新奇姿,致为工,古仪沦丧,矩获无传,每念千古,悄然长叹。丙寅九月望日何震作。”此印作于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四十五年(1566)。
图9 “人生聚散,信如浮云”.webp
孔庆亮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4:56 | 查看全部
明嘉靖何震刻青田石章(图10、图11),长7.5厘米,宽7.5厘米,高5.2厘米,国家二级文物。青田石质,褐黄间杂青色,牛角冻。形制为正方形,朱文印。印文篆书“养浩气于蓬茅之下,饮清源于渊默之流”16字。印顶铭刻隶书“养浩然气于蓬茅之下,饮清源于渊默之流。丙寅七月既望,何震”。印面文字与印顶铭文出自同一诗句,即北宋道家种放的《端居赋》:“宁守道而食芹兮,中心日休。予将息万竞,消百忧,养浩气于蓬茅之下,饮清源于渊默之流。”
图10 “养浩气于蓬茅之下,饮清源于渊默之流”.webp
图11 “养浩然气于蓬茅之下,饮清源于渊默之流。丙寅七月既望,何震”.webp
孔庆亮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4:58 | 查看全部
明嘉靖何震刻鸡血石印章(图12),长4.0厘米,宽3.6厘米,高7.5厘米,国家二级文物。长方形,白文印。印文篆书“散褱一丘”,边款曰:“甲辰二月十有九日……何震。”印文精选自宋欧阳修《初夏刘氏竹林小饮》:“怡然忘簪组,释若出羁厩。矧予怀一丘,未得解黄绶。官事偶多闲,郊扉须屡叩。”
何震(约1530—1604),字主臣、长卿,号雪渔,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明代著名书法家,精篆刻,与文彭亦师亦友,被推为“皖派”(亦称“徽派”)篆刻的开创者。他深入研究古籀、缪篆,谙悉“六书”,被时人尊奉为篆刻技艺集大成者,著有《印选》《续学古编》等。

清乾隆刻双狮寿山石章(图13、图14),通长5.0厘米,通宽5.0厘米,之一通高8.0厘米,之二通高7.1厘米,国家二级文物。印章材质为寿山石,黄色间有红褐色,石质莹润。之一狮钮为两狮首尾相接,转身回头,相视而吼。之二为两狮首相倚,雄踞岩石,回头而望,钮上两狮之间,有金黄色石锈。两印阳刻篆文“生平与人交,未始有甘坏。己亦无负人,人亦无我害”“语言须中节,义理贵从宜。可革仍三就,当行必再思”,分别选自北宋邵雍《生平与人交》和《事体吟》。
图14 阳刻篆文:“生平与人交,未始有甘坏。己亦无负人,人亦无我害。”“语言须中节,义理贵从宜。可革仍三就,当行必再思。”
以上印章,主要为孔府旧藏,方寸之物,却包含人类之神工,集书法、绘画、雕刻艺术之美,是研究当时文人墨客、儒家学者的文化生活以及孔府日常事务的重要实物资料。借着这些历史遗珍,我们得以管窥“天下第一家”的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感悟前人对人生的品味。
图12 “散褱一丘”.webp
图13 双狮寿山石章.webp
图14 阳刻篆文.webp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25 孔氏宗亲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儒家礼仪研究会 电话:18061666725 电子邮件:info@kong.org.cn苏ICP备18017829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