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衍圣公家祭的双重特性:基于祭祀仪典的分析
在清代衍圣公涉身的各类事务中,奉祀孔子无疑是最重要的一项。究其原因不难理解,祭孔除了是阙里孔氏家族的重要活动外,还是统治者关注的国家仪典,难怪有史家形容孔子嫡裔“自修明祀事而外,举无他事可纪述”。这一描述,暗示出衍圣公参与祭祀活动的频次之密。据统计,衍圣公每年祭祀孔子可达五六十次之多,包括:春、夏、秋、冬四仲月丁祭,孔子生日祭(八月二十七日),忌日祭(二月十八日),每月朔祭(初一日)、望祭(十五日),八小祭(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除夕以及六月初一日和十月初一日),二十四节气祭,等等。但这些纷繁的祭祀活动并不见得尽由衍圣公亲自完成,每项祭祀的重要程度也各不一致,最为看重者则是“四大丁祭”和孔子诞辰祭。
无论定为何种名目,大部分的祭孔活动乃在阙里孔庙进行。然而,对衍圣公来说,祭孔尚未囊括其祭祀行为的全部,此外至少还需奉祀始祖至三世祖、近五代之祖,以及在孔氏家族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人物。这些活动,分布于上节所列衍圣公的各类家祭空间之内,与兼具家祭和国祭双重特性的阙里孔庙祭祀交相呼应。下文重点呈现阙里孔庙“四大丁祭”和衍圣公府家庙祭祀,借以观察衍圣公在不同场景中所扮演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