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掌故
今日: 0|主题: 51|排名: 3
暂无简介,请到后台添加
123下一页
  • 2025-1-26
    北斗维斟 2024-01-27 10:59贵州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书院,是中国古代民教教育的重要场所,对文化的传播,对新思想的产生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书院产生于唐朝,但在宋朝才真正演变为了教育机构。宋朝之所以思想繁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书院教育兴起。宋朝之后,中国书院的发展可以说是相当曲折。 首先,宋金元更替之际 ...
  • 2024-12-2
    2014-10-24 12:49:10 《南开学报》 常建华 祭祀祖先既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民间信仰,同时也是一种权力,它是社会身份等级的一种标志。这种等级性的权力,体现在通过礼制确定不同身份的人在建筑宗庙和追祭祖先的等级规定上。因此,研究宗族的祭祖和家庙祠堂的历史状况,需要由礼制入手,并综合社会的实际状况加以分析。兹主要依 ...
  • 2025-1-25
    西瓜小姐说历史 2021-07-10 12:57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清代河南书院不仅在数量上大大超过前代,而且更加注重书院各方面规制的完善,不仅修建大量讲学、生活的设施,也建造了大量的祭祀建筑。书院祭祀建筑又依据祭祀对象的不同而形成许多种类,并且分别在每年的不同时期对各种祭祀对象开展祭祀活动,显示祭祀活动在书院文化教 ...
  • 2025-1-24
    明彰说历史 2025-01-07 18:26江西历史领域创作者 清代书院山长:清闲又高薪,退休进士的“香饽饽”工作 要说清代那些退休的进士们最想要的工作是什么?答案很简单:去书院当山长。这不仅是一份体面得能让你在家族里扬眉吐气的职业,还能赚得盆满钵满,妥妥的“高薪事业编”。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清代书院山长是什么编制,一年 ...
  • 2025-1-23
    孔庙执事官四十员 清雍正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清廷特设孔庙执事官四十员。 至于特设执事官的初衷,雍正皇帝说:“至圣先师孔子道冠百王,功高万世。朕景仰企慕,寤寐弗谖,备举崇奉之仪,用申报享之愿。查世袭官爵历代俱有成规,而圣庙执事之员,向来未加爵秩,所以当广置官僚以光祀典。”(《孔府档案》四九九九) 衍圣公孔 ...
  • 2025-1-23
    太常寺博士 《阙里文献考》卷十八记曰:“太常寺博士一员,正七品,奉圣泽书院祀。”太常寺博士,主奉汶上圣泽书院祀事,正七品京官,遇覃恩可以给加级奖励,并可封典二代。始设年代不详。 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使广州通判孔勖以太常博士知仙源县(今曲阜),其后孔道辅、孔宗翰祖孙均曾任此官,但并非世袭。清顺治元 ...
  • 2025-1-23
    曲阜世职知县 天下州县皆用流官,唯独曲阜用孔氏世职知县,其目的是:为圣人子孙不使他人统摄。世职知县由衍圣公保举德行兼优者授此职,五年任满,照例升转。《曲阜县志·职官》说:“自唐咸通中,以孔续为本县令,自此世用孔氏。中间亦或建议不用旋复仍旧,历五代、宋、金、元、明及于国朝,八百余年。” 唐咸通七年(866 ...
  • 2025-1-22
    翻开历史的诗篇,映入眼帘的是一位位鲜活的面孔,他们的光辉思想、哲理主张和伟大事迹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教育了不分肤色与国籍的后起之秀。驻足当下,凝望着历史的长河,通过这简短的三十六幅图,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孔子那伟大而不平凡的一生。 孔子圣迹图 1、明人彩绘圣迹图册页——尼山致祷图 孔子的母亲颜 ...
    +30
  • 2024-12-23
    孔庙执事官。清雍正四年置,属衍圣公官署。三品二人,四品四人,五品六人,七品八人,八品、九品各十人,以孔氏子孙选充,负责祭祀等事。 掌凡祭祀分献及爵帛香祝之执事。雍正四年,特旨增设,各按品级给章服,着衍圣公于孔氏子孙内选择人品端方、威仪娴雅者,报部充补。每年各给俸禄银二十两。以曾经出仕而 ...
  • 2024-12-21
    整个布局很有代表性。
  • 2024-12-21
    府县文庙规制图若干
  • 2024-12-18
    清孔宪培草书中堂 这次乾隆驾临曲阜,确没有看见衍圣公孔昭焕的长子孔宪允出来见驾。乾隆“圣慈垂询”,专门问其原因,原来是孔宪允正患有足疾,不能走路。经过大学生于敏中奏请,将一名御医留在孔府中为其治病。乾隆皇帝又以宪允之名不妥,赐名“宪培”。据说,此次在曲阜,乾隆皇帝将公主许配给孔宪培,但是由于满汉不能 ...
  • 2024-12-18
    来源:子曰 作者: 2018-02-18 11:07:02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正月,皇帝南巡江浙,回銮,经山东省,幸阙里,第五次驾临曲阜祭祀孔子。凡在东省各氏博士皆率族人相随衍圣公孔昭焕接驾。皇帝先到了邹县,去孟庙拈香后,到了曲阜。皇帝入孔庙棂星门下马,由中道步入大成殿拈香,行两跪六叩礼。 这次弘历驻跸的不是古泮池 ...
  • 2024-12-14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参加乡试,写了一篇《治黎策》。海瑞得中举人。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海瑞上京城参加会试。在此期间,海瑞向中央朝廷上《平黎策》。这次会试海瑞落榜了。 1554年(嘉靖三十三年),两次会试都没考中的海瑞决定放弃科举考试,同年闰三月,广东布政使司指派海瑞到福建延平府南平县当教谕。海 ...
  • 2024-12-10
    正统年间,“顺天府推官徐郁,为褒崇道学事,奏行天下,体访圣贤子孙褒录,浙江以崇基派五十八代孙公刚举、河南以子叹派五十九代孙彦纪举,勘皆德伦所遗嫡派子孙,钦赐户、兵、工三部勘合,优免各项差役,为儒籍”。受此事件影响各地流寓孔氏陆续攀附曲阜,成则一切保甲舟车杂夫差徭得以尽免并获得优先读书教书奉祀资格。 ...
  • 2024-12-10
    族谱修撰研究2020-05-02 16:15 孔子在传统中国一直被作为“至圣先师”来信仰,其后裔所在的孔氏家族也是中国传承不绝的第一家族。《孔子世家谱》已有2500年的悠久历史,可以说是世界上传承时间最长、最广泛的家谱谱牒,2005年曾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列为“世界最长家谱”。 宋代以前,孔府家谱与其他普通家谱一样,称族谱或世谱 ...
  • 2024-12-9
    小播讲哲学 2021-06-10 08:21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分享道家思想经典《庄子》,今天我们继续分享《庄子·天运》这一篇,前面我们分享了,庄子说,天和地并没有一个主宰者,但它们依然运行良好,正是因为其顺应了自然之“道”, 自然之道才是天之道,天道是无为的。前一期内容,我们通过“推舟于陆” ...
  • 2024-12-8
    二、晏子与孔子之区别 孔子是鲁国的大贤,晏子是齐国的贤相,但孔子在鲁国并没有被重用,尽管也做过几任长官,而晏子却得到了齐国三代君主之器重,且一直高居相位。可见,二人的政治遭遇迥异,从这个意义上讲,晏子的实际政治作为与影响远远超过了孔子。但为什么晏子在历史上的影响却不能望孔子之项背呢?由此,我们 ...
  • 2024-12-8
    晏子与孔子是同时代人,但晏子略早,孔子之在世时间为公元前551年—前479年,殆无争论矣,但晏子之生卒年却不太清楚。钱穆《先秦诸子系年》一书附有“诸子生卒年世约数”,但没有载晏子之生卒年,然却有一篇《晏婴卒年考》,我们由此可概推晏子之生卒年。依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年三十五,因季平子之乱适齐, ...
  • 2024-12-7
    儒学在华夏文明历史中源远流长,是当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标杆。纵观中国文化长河,能够代表儒学的非孔子不可,当然孔子早已故去,而作为孔子传承的孔氏则成了儒学的传承代表,更是成了中国文化的“脊梁”。每一朝每一代都对孔氏礼遇有加,甚至争相追捧。不过几千年的岁月里,孔氏也经历过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最典型的 ...
下一页

快速发帖

还可输入 60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25 孔氏宗亲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儒家礼仪研究会 电话:18061666725 电子邮件:info@kong.org.cn苏ICP备18017829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 返回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