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孔贞运乡贤传

9 1
发表于 昨天 22:38 来自手机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2021-11-8 紫溪老人 来自江苏 池州人网

少保孔文忠公乡贤传
(载在《县志》、《郡志》)
       【摘要】孔贞运于1619年廷试榜眼,官至内阁首辅,加封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以圣裔国师享誉朝野,凭道德文章名冠士林,居宰辅之位匡扶国家,借隐忍气度称雄天下。并分别担任1625年会试副考官,1627年、1637年会试主考官,取士逾千人,为明朝择得诸多名彦之士,为国家选拔大批干练之才。1638年6月辞官归隐家乡,1644年6月9日因哭临崇祯皇帝哀昭,绝食而亡,死后被南明弘光朝廷追赠少保,谥号文忠,谕祭国葬,后因战乱、南明弘光朝廷灭亡而变更为家葬,分别进家乡安徽省东至县、祖籍江苏省句容县乡贤祠祭祀。现将此文点校发于《池州人网》,希望有裨于学者研究之用。

       公讳贞运,字开仲,宣圣(孔子)第六十三代孙,器度端凝,嗜学苦志,人一己百,其父好义乐施,家中落,常监督收获,手一编不释(手不释卷),所获多寡皆不知,日课辍则夜补读,不熟记不已,小试辄倾草偶(同辈),中万历壬子乡荐(1612年乡试举人),登己未进士(1619年会试进士),廷试一甲第二名(殿试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充记注,编纂《六曹章奏》,经筵展书官,纂修《两朝实录》,笔削精严。
       天启乙丑(1625年)礼闱(古代科举考试之会试,因其为礼部主办,故称礼闱)分考(会试副考官),掌诰敕撰文。丁卯(1627年)升中允、日讲官,时珰氛(阉党魏忠贤)熏灼,运(孔贞运)守正不阿。是年(当年)循资应典试顺天(北京会试主考官),预约僮仆,杜门谢客,逆璫(魏忠贤)命私人投谒,坚拒不纳,志不可夺,临期中旨(皇帝的诏谕;符合君主的意旨)典试,且谋中以奇祸(遭到别人阴谋陷害),赖检束素严,无间可入。

       嗣崇祯践祚(登基),再题日讲,戊辰(1628年)升少詹、国子监事(祭酒,即太学校长),遇驾临雍(皇帝亲临太学),命坐,进讲《大禹谟》,敷陈(详尽的陈述)明切(明言切谏),上亲搴(扶)貂冠(古代侍中、常侍之冠),审听虚受,赐文武一品服。昔唐贞观(唐太宗李世民)临雍,孔颖达(孔子第三十一代孙)讲《孝经》,著释奠颂,圣裔国师至是再见,都人称为盛事。条陈监规诸疏,痛革积弊,著国雍釐剔(清理剔除;革除),录监生粮票,每月有定额,其余例归司成(古代教育贵族子弟之官职,后世称国子监之祭酒为“大司成”)阙(缺)领,运(孔贞运)释奠日有羡(剩余),票则焚之,概不为私。庚午(1630年)升正詹,以亲老(父母年老)乞差,回里时尊人(对他人或自己父母的敬称)年八十有四,溽暑(潮湿而闷热,指盛夏)卧床,起居必亲为扶掖(搀扶),始怿浃汗(遍身出汗),不解衣者七十余日,后擗踊孺慕(表示为父母死后尽孝道),几至灭性(因丧亲过哀而毁灭生命)。癸酉(1633年)服阕(守丧期满除服),起南京礼部侍郎,南都靡丽(留都南京的生活奢华)僭越(超越本分、规矩),刻意维挽,禁游女(妓女)、毁淫词(淫秽的词曲)风习,一变灾异,陈言剀切,疏请豫教(《礼记·经解》“故礼之教化也微” 唐孔颖疏:“微者言礼之教人豫前事微之时,豫教化之。”后指预为教育、感化)元良(大善至德)。清明节祀孝陵(南京的明孝陵,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之墓),值流寇披猾,讹言以是日乘虚突袭,当事(掌权者)争请改期,运曰先事绸缪,防御严密,则寇自遁,岂宜过示恇怯(恐惧畏缩),卒获成礼。乙亥(1635年)转北(北京)吏部左侍郎,改吏部右侍郎,以专经(专研经学)补《春秋》讲官,援古证今,其救陈公子壮(陈子壮,1619年廷试探花,时任礼部右侍郎、翰林院侍读学士)、刘公宗周(刘宗周,1601年进士,一代宗师大儒,时任工部左侍郎),随事数纳(多次献忠言供采纳),上默喻(暗中知晓)细绎,与胡传(胡绍曾,明朝经学研究者,著有《诗经胡传》)语合,随为转环。丙子(1636年)进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预参机务(任内阁成员),同知经筵,总裁《实录》。丁丑(1637年)主持礼闱(会试),得士皆名彦(名人才士),加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东宫讲读,奉敕提调(任内阁首辅)。时上(崇祯皇帝)精明详察,中外不靖(不安宁;骚乱),忧勤过甚,恩威(仁政与刑治)不测,一意精白诚恪(纯洁忠诚),鞠躬尽瘁,城府不调(内阁成员不协调),调济为多(指崇祯皇帝频繁调整内阁成员及首辅),宜室之秘,不以示人,若解山右(山西)宗民之激变,回郑公三俊(郑三俊,1598年进士,时任刑部尚书)之圣怒,止复社二张(张采、张溥)之逑幣,特其一、二可见者耳。

       积劳浸衰,乞归疏五上(连续五次上疏崇祯皇帝请辞),同列(同僚)揭称真病,始得致政(1638年6月获准辞官归隐),赐金币,驰驿(乘坐驿站车马回家乡),遣官存问(1639年,崇祯皇帝派行人司行人梁羽明赴孔贞运家乡慰问),月给米六石(一石为120斤),岁给舆夫八名,居建德(今东至县葛公镇天井孔村)山中七年,食不兼味,居无华屋,对人蔼然,无矜贵之色,岁饥施粥,全活甚众。
       甲申(1644年)之变,哀昭(崇祯皇帝的死讯)临县,痛苦帷前,伏地失声,舁(抬举、扛抬)归卧床,亲友问慰,惟称述主上(崇祯皇帝)明圣,诸臣误国,言无不泣,泣无不恸(极度悲伤),绝粒(绝食)数日而薨(古称诸侯死亡),年六十九,讣闻谕祭葬(由南明弘光朝廷国葬),谥文忠,祀乡贤(进家乡东至县、祖籍句容县乡贤祠祭祀)。

评论1

孔祥洋楼主Lv.7 发表于 昨天 22:59 来自手机 | 查看全部
配图
IMG_20250207_224954.jpg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25 孔氏宗亲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儒家礼仪研究会 电话:18061666725 电子邮件:info@kong.org.cn苏ICP备18017829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