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他用双手织补文明之谱——记泸州纳溪孔文普

619 0
发表于 2024-9-7 21:54:5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转自西蜀孔氏 原作者:杨楚群、孔芒  2024年09月07日 07:25 四川


编者语:

近日惊闻泸州市纳溪区吕官户孔祥生宗亲离世已近十载,心中满是怅然与伤感。

孔祥生、字文普,四川纳溪人,生于1941年7月14日。历任成都军区骑兵第二团营长、纳溪县上马区武装部部长等职。西南地区修谱领导组组长、西南地区分会主席、西南吕官户特派员、全国续修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编者曾于2010年7月和2011年11月两次到纳溪孔祥生家中探访与交流。

忆往昔,其为传承家族文化,孜孜不倦,贡献诸多。为此,重新编辑《他用双手织补文明之谱》一文以志纪念。该文乃时任四川日报驻泸州站记者杨楚群与孔芒,于 2012 年 3 月采访孔文普后撰写而成。

编者:孔繁兵     

2024年9月6日   


2009年,《孔子世家谱》历经13年颁谱,续修工作一锤定音。却鲜有人知,蜀中有一位老人,不仅为《孔子世家谱》贡献了力量,更耗费心力完成了《孔子世家谱西南谱上册》(1-5卷)和《孔子世家谱永宁(纳溪)县支谱》。



走进泸州市纳溪区安富镇火炬社区孔文普(谱名祥生)的家中,仿佛一脚从21世纪迈入了上个世纪70年代:2张已经磨得没有边角的藤席,几把破旧的小竹椅, 一张缺少海绵垫的沙发,室内面积总计不足六十平米。“卧室布局几十年没有变过,床一横过来,就没法走人了。”打开衣柜,里面堆着已经发黄的修谱资料。2007年,他向泸州市图书馆赠送了《孔子世家谱西南谱上册》(1-5卷)和《孔子世家谱永宁(纳溪)县支谱》。现在,他想向泸州市图书馆赠送《孔子世家谱》(吕官户谱)全套五卷。

孔文普-1.jpg
西南谱上册(788页)纳溪谱下卷(279页)

他修谱工作远远早于全国修谱

孔子世家谱是一份有着特殊意义的家谱,它不仅记录了二千五百年家族繁衍兴衰,还承载中华几千年文明历史的传承。它既有辉煌——宋元明清都为孔家修过家谱,也有落魄——近代去除“封建糟粕”首先被攻击的对象。

1996年,全国《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开始,而此时,孔文普的泸州地区修谱初稿已近尾声。

兴起修谱的念头,不仅是受族人之托,更多的是为了研究历史,弘扬孔氏家族文化。

1973年,孔文普调纳溪人民武装部任区武装部部长。“八十年代就有族人希望我出来修泸州《孔氏家谱》,我就利用周末和晚上的时间查资料和四处走访。”

或许孔文普家里什么都缺,但惟独不缺纸和笔。没有电脑,没有合作人,孔文普用钢笔独立完成了十万余字的《孔子世家谱西南谱》和《纳溪谱》的草稿。

西南地区的孔子后裔主要起源于建文二年,孔子第五十六代代孙希瑶公游学入川,于邻水安家,生子讷洪。纳洪生五子:公纪、公纯、公高、公胆、公锡。

“西南地区80%、90%的族人都是五子各支迁居繁衍的,也有外地迁入,据我统计,西南地区现有孔氏族人三十余万,远远超出全国《孔子世家谱》统计的数目。”

为了修《孔子世家谱·西南谱》,孔文普的足迹踏遍了云贵川渝。然而,对于修谱,一些族人并不支持。“我修不修关你啥事?”、“不给钱,我为什么要修?”对于不登记、不入谱的族人,孔文普只能空手而归,但牢牢记在心里。下次经过时,还要去转转,去劝劝。

修纳溪谱时,很多老人完全不知情,有些知道的也表达不清,他就跑去查道士写的“金丹簿”。“每个人生于何年何月何日,葬于某年某月某日都有记录,给我帮了不少‘大忙’。”

1988年草稿已完成,但当时没有出版条件。一直等到2007年,《孔子世家谱纳溪县支谱》和《孔子世家谱西南谱》才一同出版。


他偏隅西南,却促进全国修谱工作


1920年,孔德成出生于世居府邸—孔府,被封为千年孔府最后一代“衍圣公”,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之际,德成公在蒋公派人保护下离开山东曲阜,1947年远赴台湾。

“早在1985年,我就请人带信给‘孔二小姐’孔德懋,请她审批续修孔氏家谱,可惜没有得到回音。”一路不通另辟一路,孔文普又联系了山东文物管理局局长孔祥林,孔文普对他说,西南地区不只一个县,孔氏族人数量众多,这么多人不可不统计。得到了孔祥林的支持。

孔氏修谱,没有“衍圣公”孔德成的同意是不行的。“若他不修,我断定以后再没有人能主持大规模修谱,其他人没有权威和号召力。”孔文普对孔祥林说。

1987年国际儒学联合会在曲阜召开,时任中国孔子基金会名誉会长的谷牧副总理和会长匡亚明提出让孔德成的堂弟孔德墉主持修谱。

1994年,孔祥林去泰国、越南旅游,回来特地绕去台湾找孔德成谈修谱事宜,可惜当时孔德成无法回国,国内只有找他的堂弟——孔德墉。

1996年孔德墉到台湾得到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德成的授权后,于1998年在香港注册成立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孔德墉出任会长并开始主持第五次大修。

1999年全国修谱工作着手启动,当年12月,住在成都的孔德坊与孔德墉亲自来泸州找到孔文普,筹建西南地区分会,聘任孔文普为西南地区吕官户特派员。


孔文普-2.jpg

孔文普翻看续谱老照片

(编者摄于2010年7月3日)


      2000年5月13日,云贵川重庆宗亲代表开会于泸州成立西南地区分会,孔文普任分会主席。对于这个主席职位他一再推辞。——“我只负责修谱,可不愿意做这个主席。”——“没有人比你更了解情况了,除了你,谁能担当此任呢?”

孔文普-3.jpg

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委员会西南地区分会成立

(摄于2000年5月23日    前排左一孔文普)


面对误解,他直言:一切为了修谱


2003年,孔文普罹患肺癌,左肺全部切除,而后查出双肾囊肿,心脏房室室性前收缩,右心室肥大阻滞。

“医生说我只能活3、4年,我依然坚持自己修谱,现在7、8年过去了,我还活着。”

《孔子世家谱西南谱上册(1-5卷)》解决的是历史遗留问题,而下册6-12卷解决的是人名问题。孔文普从第58代“公”字辈写到第72代“昭”字辈,因需手术,他将余下资料交给其他人修谱。

随后,西南地区分会重庆贵州办事处以四川重庆办事处的名义出了3000本《孔子世家谱西南世纪谱》,并有人举报孔文普挪用公款。与此同时,西南谱迟迟印不出,许多族人开始质疑孔文普。

“《西南世纪谱》里,贵州、遵义‘宪’字辈很多是错的。全国谱有些地方参考的也错了。别人攻击我不怕,但不能乱认祖宗。我们谁说都不算数,得以全国谱为标准。整错了以后再查不清了。”

“我当了24年兵,就是为了孔家修谱才到了火炬厂啊!”说到“吃钱”,孔文普情绪有些激动。1984年转业时是营职参谋,许多单位都可以去,但考虑到这些单位事情多,必须“时刻待命”,深思熟虑之后他选择了火炬厂,家属也只是临时工。

“若说修谱是为了赚钱,1984年到2007西南谱出版,23年我赔的何止一二十万。所有支出我都保留了发票,西南谱超支5000元,纳溪区超支2000元。这些,都是自己贴。这还不算出差的路费。”

误解让心力交瘁的孔文普彻底伤了心,他决意不再修谱。即使这样,去年8月,他还是购买了《孔家世家谱》(吕官户谱),边看边抄,哪里错了、漏了,都用笔标注下来。直至我们来访前一周才刚抄完。

“请将这《2000年-2009年全国修谱云南弥勒县未入支谱支》代交给四川联谊会秘书长孔繁兵,统计漏了,可不能不入。”


孔文普-4.jpg

续谱资料转交四川联谊会秘书长孔繁兵(一)

(编者摄于2010年7月3日)


孔文普.jpg

续谱资料转交四川联谊会秘书长孔繁兵(二)

(编者摄于2011年11月26日)


孔文普修谱,妻子的态度也变了几变,从不支持到支持,再到不支持。“我原来是支持他的,现在不支持了。跟你说了几个小时,你走了他要疼好几天。他每次都是这样,一说到修谱的事儿就停不下来,觉也不睡,水也不喝,怎么能休息得好!”但孔文普讲述时,一时想不起的地方,她马上在边上补上。

无人能说清楚孔文普修谱究竟是赚了还是赔了。也许在他眼中,赔的是钱,赚的是孔家文明传承不断代。孔文普是贫穷的——为了修谱,他疾病缠身,一贫如洗;但他同时又是富裕的——近三十年的修谱工作,他没有辜负族人的期盼,给历史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临走时,他给了我一张“人物志”,打算去世以后作为墓志铭,在这800字的内容里,个人履历仅仅一笔带过,其余的笔墨,全都围绕着他近半生所从事的事业——“修谱”。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25 孔氏宗亲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儒家礼仪研究会 电话:18061666725 电子邮件:info@kong.org.cn苏ICP备18017829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