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中国第一家谱——《孔子世家谱》的修撰历史

987 1
发表于 2024-12-10 10:24:53 来自手机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族谱修撰研究2020-05-02 16:15
孔子在传统中国一直被作为“至圣先师”来信仰,其后裔所在的孔氏家族也是中国传承不绝的第一家族。《孔子世家谱》已有2500年的悠久历史,可以说是世界上传承时间最长、最广泛的家谱谱牒,2005年曾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列为“世界最长家谱”。
宋代以前,孔府家谱与其他普通家谱一样,称族谱或世谱。直到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孔尚任主持修谱时,认为孔子家族在汉代就被司马迁尊为诸侯待遇,因此称为“世家谱”,这个称呼也一直沿用至今。
正式编修
孔氏家族正式编修家谱,是在北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由当时的朝议大夫、孔子46世孙孔宗翰主持修撰。孔宗翰认为,此前的“孔氏家谱”以抄本的流传,容易散失,且谱撰之人记录的多为显俊闻名之人,日久年深,普通的族人容易湮没,被世界所遗忘。于是,他创修了家谱时,将本族支庶一并收人,并命工镂版,刊刻分藏。
历史上的五次大规模编修
之后的四百多年间,虽然孔氏家谱多次编修,但未刊刻,内容也较为简略。目前存世的《孔氏家谱》有以下五种:
一、明天启《孔氏族谱》。明天启二年(1622),由孔子61代孙孔宏颙主持编修。全谱共8卷,刊印98部,现仅存3卷。为了防止家谱流出和私印,98部谱都盖上行圣公府和本县大印,再行分发。
二、清康熙《孔子世家谱》。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由67代孙孔毓圻主持修纂,大学者孔尚任具体负责,刊印100部,并正式更名为《孔子世家谱》。全谱分为24卷,加上卷首和卷尾,共26卷。第一次记载了山东曲阜孔子后裔20派60户世系繁衍流传情况。同时,在卷末流寓记概括地记述了孔氏外徙的10个支派的基本情况。

三、清乾隆《孔子世家谱》。清乾隆九年(1744),由孔子71代孙孔昭焕主持编修。全谱24卷,刊印120部。三十多年后,72代衍圣公孔宪培为防止在禁谱高潮中发生事故,将已发家谱全部收回,认真进行了修改,改定后的《孔子世家谱》22卷,刊印165部,颁发至各户各支族人收藏。
四、民国《孔子世家谱》。民国26年(1937),由77代孙孔德成为总编修,此谱又称《民国谱》。民国九年(1920年),76代孙孔令贻的陶氏夫人召集族中耆彦,公议重修。8年后,在民国政府工商部长孔祥熙支持下,成立了孔氏族谱全国总办事处,由8岁的衍圣公孔德成任总裁。全国各大中城市设立了办事处,村庄、街道设立通讯处。从1930年入局开纂,至1937年谱成告竣。
该谱共9900多页,分装154册,内容极为丰富,卷首一册,有序,凡例、事宜、姓源、世系图、总论等内容,以下四集分别记载了曲阜传统的20派,60户外,还记载了中兴祖(孔仁玉)之后由曲阜外迁全国各地的13派,108个分支的世系。这是一个最有特色的合族大谱。由于散居各地的分支人数少,不宜收录全谱,就抽出相关部分,刊出1813部支谱。
五、新中国《孔子世家谱》。1996年,中国孔子基金会名誉会长谷牧先生提议重修《孔子世家谱》,经过77代孙、衍圣公孔德成的同意后,在1998年3月,正式成立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孔德墉任会长。1998年6月,协会发表告族人书,正式开展了《孔子世家谱》第五次修订调查登记工作。
2009年, 在孔子诞辰2560周年之际,《孔子世家谱》续修完成。本次续修,寻得了失去联系200多年的分布在台湾屏东、龙潭、桃园等地的900多名孔子后裔,以及失散在山西昔阳和河南洛宁超过千年的两支族人。
至此,孔子世家已繁衍至83代,成谱的总人数已经约200万。族人遍布全世界各地,家谱成为联系全球孔子后人的纽带,也成为中国历史文化传承的一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新修的《孔子世家谱》首次将女性族人、少数民族、外籍孔子后裔录入世家谱。这其中,有因通婚或生活所迫变更为回族、苗族、水族、哈尼族、景颇族、土族、东乡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的后裔,还有旅居韩国、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地区的外籍后裔近4万人。
修谱规定人员调度
《孔氏家谱》的编修,有着一整套严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调度。
以乾隆九年修谱为例,此次修谱设立总裁人,由衍圣公担任;提调2人,由正一品荫生侯选员外郎和曲阜县世职知县担任;监修2人,由三品执事官和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土担任;编次4人,由五品执事官、侯选知县,恩贡生、四氏学廪生担任;校阅4人,由五品执事官,侯选主事,拨贡生、四氏学生员担任;誊录2人,由九品执事官、四氏学附生担任;督刊3人,由家庭族长、协理族长、林庙举事担任;收发2人,由原任四品执事官、侯选州同知县担任。
整个机构共分10个部分,由24人组成,其中还不包括采访、联络、服务等人员。
仪式规定
编修家谱时,仪式非常严肃。开馆之日,由衍圣公率领修谱人员同至家庙和崇圣祠,陈奉《告文》、牲醴,恭行祭告,然后同至诗礼堂,跪听族长宣读《誓词》。家谱修成时,要举行隆重的告祭仪式,备有祝文。仪式要选择吉日,在孔庙举行。届时,将新修的家谱置放于家庙和崇圣祠的祝案上,设香烛、笾豆、羊豕、酒醴,大宗主衍圣公行三献礼。祭毕,鼓乐、礼生引导,颁至孔府,每谱一部,加盖“衍圣公印”一颗、“曲阜县印”一颗,“家庭图记”一方。然后,衍圣公率众族齐集孔府大堂,鞠躬四拜,诸香案前,依次跪领新谱。
严防把关
修谱时,孔府要先行制定条规、榜示,和统一的格册。其中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孔氏家谱》非常强调“严锄非种”,严防“外孔”混入外,具体就是严禁下列人等入谱:
一、以义子承祧者,不准入谱。
二、以赘婿奉祀者,不准入谱。
三、再醮带来之子承祀者,不准入谱。
四、流入僧道者,不准入谱
五、干犯名义者,不准入谱。
六、流入下贱者,不准入谱
而对于对本族中的科第显宦、道德硕儒、忠臣孝子、义夫节妇、高隐名流、词林艺苑、言行卓然的人,编修会也会让各支族撰写事迹上报,以便入谱立传。如有假报或事实不符者,一经查明,家法伺候。
颁发规定
《孔子世家谱》的颁发也有非常细致的规定,《世家谱》分为朱刷谱和墨刷谱两部分。朱刷谱:崇圣祠一部,圣祖一部,家庙一部,孔府一部。墨刷谱:鉴定、监修、提调、掌收、编次、校阅、誊录、收发、供应、督刊、家长、举事各有一部,“六十户”户头、户举各给支谱一部。凡各户族人捐银两以上者,给本户支谱一部,不在正数之内。颁谱毕,孔府公堂备办花红筵席酬劳纂官,其位次不以年爵,而以功之大小为定。凡“六十户”族人,曾效奔走及作坊写工、梓人,俱有宴犒。
流传规定
孔氏对族谱的流传管理非常严格。为杜绝诈伪,族谱的印刷和发放极为严格,印刷开始如天启谱开印时,“县主同至卑庭,面看刷印卷首一十四页,每印完九十八张,其版即行刮毁。”此后各历修谱亦效此办理。各户族众领取新谱,即将旧谱至族长,立即焚瘗。如有失落旧谱者合即声明,该户头、户举出具证明,刻附谱后。流寓外地的孔氏族人修的支谱,必须获得孔府的批准,加盖“衍圣公府”和“世职知县”大印后才能成立。
u_1681997455_1078090567&fm_253&fmt_auto&app_138&f_JPEG.jpeg

评论1

孔祥洋楼主Lv.3 发表于 2024-12-10 10:51:00 来自手机 | 查看全部
在乾隆年间,孔子世家谱的质量较高,记载了孔裔的繁衍情况。在乾隆九年,衍圣公孔昭焕依照规定修谱,这也是唯一按照60年一大修的规定进行的修谱活动。然而,谱禁高潮中,清政府正在重点清查家谱中的僭妄、违碍字句。孔府虽然地位尊贵,也不敢无视当时的谱禁形势,于是召回家谱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孔子世家谱》在内容上进行了删减和修改,以符合当时的规定。或许是受到乾隆年间谱禁事件的打击,此后孔府绝口不提修谱之事,直到1930年,孔府才重新设立谱局,开始了新一轮的家谱纂修工作。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25 孔氏宗亲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儒家礼仪研究会 电话:18061666725 电子邮件:info@kong.org.cn苏ICP备18017829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