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书院山长属于什么编制,一年的收入大概又有多少?

188 0
发表于 2025-1-24 19:29:04 来自手机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明彰说历史
2025-01-07 18:26江西历史领域创作者
清代书院山长:清闲又高薪,退休进士的“香饽饽”工作
要说清代那些退休的进士们最想要的工作是什么?答案很简单:去书院当山长。这不仅是一份体面得能让你在家族里扬眉吐气的职业,还能赚得盆满钵满,妥妥的“高薪事业编”。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清代书院山长是什么编制,一年又能赚多少银子,顺便看看为啥这职位能让一堆文人挤破头。
先来说编制。清代的书院分三六九等,最有排面的当然是省级书院,比如福建的鳌峰书院、湖南的岳麓书院、江西的白鹿洞书院。这些书院不仅名声响亮,还基本上都由地方政府出资运营。
再往下,就是府州县一级的书院,级别和待遇也随之递减。而且别以为书院就是清代的“官学”,两者还是有点区别的。府学、州学、县学是正儿八经的体制内单位,教职人员属于“公务员”;书院则是清代官学的“补充力量”,更像是现在的事业单位,不在行政编制内。
不过别小看书院,清代皇帝对它们可重视得很,尤其是乾隆,简直把书院当成教育改革的“重头戏”。
书院山长这个职位,说白了就是书院的“校长”,但当时的清规戒律还挺多,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当。省级书院的山长基本都是进士出身、退休赋闲在家的“名儒硕学”,什么“教授”“教谕”这种体制内的教职官都没资格兼任这一职务。府州县级书院的要求稍微低点,但起码也得是举人。
这就好比现在某名牌大学招聘校长,门槛一写:博士学位起步,还得有点名望,这让一堆普通人只能看看热闹。
说到这里,大家更关心的肯定是待遇到底有多诱人。咱就拿鳌峰书院的山长为例,给大家算一笔账。山长的年俸在嘉庆十五年之后涨到了600两白银,伙食费一年120两,再加上端午、中秋、过年三次节日敬银共30两,生日或父母生辰时的寿礼银30两,开馆散馆典礼补贴30两,外加上任的聘金、下马银、盘缠费等等,全年保底收入871两。
这个数字什么概念?福建巡抚、闽浙总督的俸禄都没这么多!再往下比,一个知县的基本工资才40两左右,山长的收入是他们的二十倍。
难怪那些退休的进士们削尖了脑袋都想进书院当山长,这钱赚得轻松又体面。
这还只是明面上的合法收入。清代山长还有一笔“隐形财富”——学生送的礼品。清代的教师地位很高,按理说不能随便收礼,但受当时官场风气的影响,这规矩基本形同虚设。
学生为了巴结山长,送点礼物是普遍现象,而且不送还会被人说“没眼力见儿”。虽然这笔收入不好统计,但光靠礼品一年捞个几百两银子不成问题。这样一来,鳌峰书院山长的实际年收入轻松过千两,妥妥的“高收入群体”。
不过,不是每个书院的山长都能赚得这么多。鳌峰书院作为全国一线书院,工资高点很正常。那些县级书院的山长收入就寒酸多了,比如四川新都县的龙门书院山长,一年工资才100多两,算上其他杂项也不过150两。
这收入虽然比普通百姓强,但跟省级书院比起来根本不在一个量级。
清代的书院山长虽然不是体制内的官职,但高薪待遇让它成为退休文人的理想职业。尤其是省级书院的山长,光合法收入就压过地方大员,再加上学生送的礼物,收入更是可观。如果你家祖上有进士出身的高祖,退休后又在某省级书院当过山长,那他一定过着“高薪又清闲”的人生,妥妥的古代精英阶层。
5d6034a85edf8db174e6009e6bd8e95b544e740e@f_auto.jpeg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25 孔氏宗亲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儒家礼仪研究会 电话:18061666725 电子邮件:info@kong.org.cn苏ICP备18017829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