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南朝会稽孔氏家族简述

21 0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前言家族研究对中国历史研究来说,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因为 中国家族组织始终贯穿于中国历史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文试以南朝时期会稽孔氏为个案,研究家族集团历 史,简述其在南朝发展中的兴衰历程,从而窥见中国古代家族 集团在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东晋时期会稽孔氏与东晋政治 见会稽孔氏并不是南方土著士族,而且在东吴至东晋期间,有关会稽孔氏的记载知之甚少。只能从《晋书知道“祖竺,吴豫章太守。父恬,湘东太守。从兄侃,大司农。俱有名江左。”我们可以把这一时期看作是会稽孔氏缓慢发展阶段,这也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真正使会稽孔氏从原先默默无闻的次等士族一跃而起成为军功显赫的东南豪强的创始人便是东晋初年的孔愉。据史书 记载孔稚珪简介,“愉年十三而孤,养祖母以孝闻,与同郡张茂字伟康、丁潭 字世康齐名,时人号曰‘会稽三康’。”说明孔愉也跟其他士族一样,因为尊崇儒家所倡导的孝道,通过当时流行的清议显名于 当世。但真正让会稽孔氏进入中央政治集团是在永嘉之乱后, “始出*** ,为丞相援,仍除驸马都尉、参丞相军事”孔愉由此进 入元帝安东将军幕府,并且官运亨通,以讨华轶功,封余不亭侯,长期居于高官显位,官至侍中,终官领军将军、会稽内史,加官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及卒,赠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谥曰贞,当为南朝时期会稽孔氏最为荣耀者。
另一位继孔愉之后的重要人物便是孔愉从子孔坦,“坦少 方直,有雅量,通左氏传,解属文。元帝为晋王,以坦为世子文学。”孔坦熟通儒家经典经学,这与孔愉以军功见封不同。元帝以 吴兴徐馥作乱为由,企图借此阻止江东士大夫的仕途,孔坦以 “季平子逐鲁昭公,岂可以废仲尼也!”站在吴姓士大夫利益集团之上,坚决反对。孔坦在当时的政治集团中的地位可窥一斑。在东晋初年的王敦之乱、苏峻之乱两次事变后,孔坦更是 依靠其高明的军事能力声名鹊起。在东晋前期,琅邪王氏和颖 川庾氏为把持朝政曾进行过激烈的权力斗争,由于会稽孔氏在政治舞台上已有一定的地位,使得会稽孔氏也卷进了这场政治 风波之中。史载颖川庾氏和会稽孔氏关系甚好,孔坦病重时,庾冰亲自探视,孔坦临终时遗书庾亮,对庾氏寄予厚望。及卒,赠光禄勋,谥曰简,也是风光一时。 孔愉、孔坦的显赫是会稽孔氏崛起于东晋初年的标志,由 此奠定了会稽孔氏在会稽士族集团中的地位,也奠定了会稽孔 氏在东晋政治舞台上的地位。
、刘宋时期会稽孔氏与陈朝政治 刘宋朝建立者刘裕死后,被认为是“中才寒士”的徐羡之掌权,高门士族很不服气。时任御史中丞的孔琳之毫不畏惧地加以弹劾,“请免羡之所居官,以公还第”。
及刘裕病死,太子刘义 符继位,徐羡之等人为辅政大臣。徐羡之专权,废义符,另立刘 义隆为帝,是为宋文帝。文帝即位后不甘为傀儡,乃用王华、王昙首之计,诛杀徐羡之等。在这个过程中,孔宁子出力较多。史 “元嘉初,诛灭宰相,盖王华、孔宁子之力也。”可见会稽孔氏在此事件中起到的重大作用。 宋文帝后,刘宋陷人残酷的皇室内争中。刘骏、刘子业父子相继为帝,为巩固帝位,他们对皇室子弟和诸大臣大开杀戒,朝 廷人人自危。孔灵符因为得罪刘子业近臣,招来杀身之祸,他和他的两个儿子同时遇害。刘子业的残杀,激起了文帝第十一子 刘彧的起兵,刘彧杀刘子业,自立为帝。但刘彧即位后,并没有停止残杀,混乱局面进一步加剧。邓琬在寻阳(今江西九江市)拥 立刘子勋为帝,年号“义嘉”,与刘彧对抗,史称“义嘉之乱”。会稽孔氏深深地卷入了这次动乱。孔觊时任督五郡诸军事、会稽 太守得阳王刘子房的卫军长史,行会稽郡事。在族人孔深的劝说下,孔觊在会稽起兵响应刘子勋的称帝行动,成为东线战场首领。由于孔觊在当时和琅邪王氏的王景文并为“南北之望”, 拥有崇高的威望和影响,因而他的起兵得到东南五郡士人的积极响应,“时将士多是东人,父兄子弟皆已附逆”。其弟孔道存,时任荆州刺史、临海王刘项的卫军长史,行荆州事,也在江陵起事响应。正是由于孔氏兄弟在东西两重镇的遥相呼应,壮大了 “义嘉之乱”的声势,使得刘彧久久不能平叛。不过,孔觊兄弟的行动因“义嘉之乱”的最终失败而使会稽孔氏遭到前所未有的重创。
、南齐时期会稽孔氏与南齐政治 萧齐二十四年间,是江东世家大族中军功家族势力的消退阶段。这一时期,虽然不乏官位显赫子弟,如孔逖、孔稚珪、孔琇之,但他们已没有往日的豪霸之气。他们不像孔愉、孔季恭那样以军功而进仕途,往往是以通晓经典、擅长良政而迁官,如孔逖,做了太子家令。
孔稚珪,做到了太子詹事、加散骑常侍,卒后 赠金紫光禄大夫。孔琇之,做到了宁朔将军、晋熙王冠军长史,行郢州事,江夏内史。 可见与东晋刘宋相比,南齐时期的会稽孔氏集团开始处于 衰退时期,已不再像孔愉、孔季恭那样显赫当朝,逐渐退离中央 政治舞台,以“隐”立身,突出表现在孔稚珪身上,据记载:稚珪风韵清疏,好文咏,饮酒七八斗。与外兄张融情趣相 得,又与琅邪王思远、庐江何点、点弟胤并款交。不乐世务,居宅 盛营山水,凭几独酌,傍无杂事。门庭之内,草莱不剪,中有蛙何必期效仲举。”究其原因,我们可以从他的本传中可以知道,孔稚珪奏呈 的两道进言都没有被采纳,无奈之余,孔稚珪只得学古人以 “隐”立身。
、梁陈时期会稽孔氏与梁陈政权 梁、陈二朝,出自江东世家大族的政治人物,主要有以下两类。第一类是身居高位的文臣。第二类是掌握机要的权幸。而 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就是梁代的孔休源和陈朝的孔范。 孔休源以识解朝仪为梁武帝所赏识,然后被选为中书通事 舍人。孔休源在萧衍身边供职期间,逐渐得到信任,成为萧衍的心腹大臣。他先是辅佐幼年的亲王出镇荆州和南徐州。在荆州 期间,他又兼任南郡太守并行荆州事;在南徐州时,又兼任南兰 陵太守并行南徐州事,权力非常大。
公元526 年,扬州刺史临川 王萧宏死,梁武帝以孔休源监扬州事,实际上就是扬州刺史,一干就是七年。而梁武帝对孔休源的宠任,历史的记载是这样的:每车驾巡幸,常以军国事委之。昭明太子薨,有敕夜召休源 入宴居殿与群公参定谋议,立晋安王纲为皇太子。自公卿珥貂 插笔奏决于休源前,休源怡然无愧,时人名为兼天子。孔休源死后,高祖为之流涕,赠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 谥曰贞子。这是继孔愉、孔季恭之后又一会稽孔氏显贵者。 陈后主在位八年间,一直操纵政治的恩幸,其中便是会稽孔范。孔范,先世“历职清显”。其人“少好学,博涉书史”,“容止都 雅,文章瞻丽,又善五言诗,尤见亲爱”,具有世家子弟的特色。”早晨将帅离心,后来隋军济江,萧摩河临战不力,任忠率先 倒戈,与这种自毁长城的作法有密切关系。
隋军准备渡江时,孔范认为“长江天堑,古来限隔,虏军岂 能飞度?边将欲作功劳,妄言事急。臣自恨位卑,虏若能来,定作太尉公矣。”后主听信其言,不加防备,隋军于是顺利从采石和京口过江。 宣告南朝的灭亡。
五、会稽孔氏与南朝政治简要分析 纵观南朝时期会稽孔氏家族在政治舞台上的活动与表现, 作为南朝士族集团中的重要一员,会稽孔氏也跟其他士族集团一样,在较为动荡的南朝政治中,及时调整家族发展策略,以维 护家族利益。本人以为导致会稽孔氏长久不衰的可能有以下主 要原因: 首先,强大的宗族势力和经济基础。孔氏为江东望族,其家族主要居住于会稽一带。家族成员一旦致仕或有战乱,定会回归会稽乡里,死后亦必定回葬乡里,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如“义嘉之乱”,孔觊在会稽起兵响应刘子勋的称帝行动,成为东线战场首领,可见会稽孔氏在当地具有很强的号召力。每个大族尚 建立庞大的经济后盾,通常都以大地主的身份出现,这是支持其门望的物质基础。如孔灵符“家本丰,产业甚广”,更有规模很大的庄园,如在永兴的田庄就“周回三十三里,水陆地二百六十五顷,含带二山,又有果园九处”,可见规模之庞大。
   其次,策略的及时调整。在东晋刘宋时期,会稽孔氏主要靠 军功获得政治权力,成为南方吴姓士族中的显贵,但在变幻莫 测的政治风云中,也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但是孔氏家族作为 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的一种社会群体,在世代承袭中显示出了 旺盛的生命力,并且随着社会价值取向及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对 自身不断进行调整。南朝中后期,伴随着社会上尚文鄙武风气 的形成,会稽孔氏的豪强色彩渐去,以文兴家、以“隐”立身成为 家族发展的两个重要策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25 孔氏宗亲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儒家礼仪研究会 电话:18061666725 电子邮件:info@kong.org.cn苏ICP备18017829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